一、埃纺织服装业的生产概况
1、埃纺织服装业的主要产品类型
埃纺织和服装的主要产品有各种棉纱线、棉混纺织物、棉毛巾、各种服装和T恤衫、棉质内衣、家用亚麻和刺绣的家用纺织品,包括床单床罩、餐巾、室内装潢织物、医用脱脂棉和药棉、手工地毯、机织地毯、墙面装饰毯、雨伞布以及帐篷布等。
2、埃纺织服装业的生产情况
埃国有棉花纺织企业所占比重大,国营棉纺厂有39家,12万国有纺织业从业工人,占国营企业工人总数的25%。这些企业长期面临着共同的难题:债务负担沉重,生产资金不足,技术设备老化,劳动力过剩却缺乏技术工人,有些企业富余工人数量甚至超过了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埃计划学院对国内纺织业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埃目前除了25%左右的纺织厂运转基本正常外,35%的工厂需要技术改造和更新,另外40%的工厂正面临着被淘汰的境遇。调查还显示,在埃国有纺织厂中,50%多的机器设备和生产线都有故障,这些工厂三分之一的产品无法在市场上销售。2003年有29家国有纺织企业亏损,亏损额达3.6亿美元。2004年,埃投资部长穆罕默德•穆希丁上任后不久宣布,埃政府将拨款6.5亿埃镑(约合1亿美元)发展纺织业,用于纺织企业技术改造和调整,并通过推行私有化、吸引外资等途径提高生产力,增强埃纺织产品的竞争力。新投资中,埃最大的国有棉纺企业——埃棉纺控股公司获得1.3亿埃镑的支持。
在整个环欧洲-地中海区域,埃纺织行业的地位十分重要,名列第二,仅次于土耳其。从区域经济利益出发,为了整合环欧洲-地中海纺织、服装行业,欧盟决定在2005—2008年的3年间向埃纺织行业提供80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用来改善和提高该行业从业人员及生产设备的整体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埃及的纺织资源优势,提高埃纺织业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帮助埃纺织企业实现从公有制到私有制的转化,从而促进埃纺织业的更新和发展。
二、埃纺织服装业的消费市场概况
1、埃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结构
埃及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贫富悬殊。但整体来说,埃及是一个有潜力和多层次的消费市场,对高、中、低档纺织品均有需求,产品档次以低、中档为主,高档纺织品和服装大多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市场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而居第二位。埃及男子的服装消费一般每年约550美元,女子则为900美元以上。
2、埃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的典型风格
埃国民信奉伊斯兰教,严格遵行伊斯兰教义,所以埃及人的纺织品服装消费有很明显的伊斯兰风格。传统阿拉伯式的服饰在埃乡村地区较常见,年长者和保守人士是主要消费群。埃传统服饰为宽松、落地式的长袍,适合沙漠炎热的气候,保守女性裹头巾、戴黑面纱、挂披肩。同时,由于埃属国际性旅游大国,文化兼容性较强,西式服装在埃本土也有较大市场。
3、埃纺织服装消费来源
埃国内的服装产品主要来自中国、土耳其、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些服装产品价格比埃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低30%左右。一部分是以“提箱贸易”和样品的方式进入埃及市场,另一部分通过埃自由区——塞得港入境,再换上“埃及生产”的标识在埃国内商店销售。
三、埃纺织服装业的主要原料——棉花的情况
1、埃棉花的生产情况
埃长绒棉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一直以其纤维长度理想、质地柔韧细密、纺成的纱线极富光泽而驰名世界,备受各国纺织业商家的青睐。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CC)的统计,埃长绒棉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质量标准超过了美国棉花。埃棉花分三种级别,即超长绒棉、长绒棉和一般棉。埃政府授权唯一从事棉花科研活动的埃棉花研究所专门负责优良新棉种的开发及种植研究,在埃主要种棉区积极推广“吉萨86”和“吉萨70”两个最受国际市场欢迎的优良棉种。据埃棉花纤维检验中心报告显示,2003/2004年度,埃棉花产量达到520万堪他尔(1堪他尔约合45公斤),比上一年度增加150万堪他尔,增幅达40%,2004年埃棉花种植面积达到了75万费丹。
2、埃棉花的出口情况
据埃棉花管理机构统计,截至2005年8月,埃长绒棉今年已经出口到35个国家和地区,同这些国家签订的出口合同价值约达2.735亿美元。其中,印度是进口埃长绒棉最多的国家,占埃长绒棉出口总量的29.6%;其次是巴基斯坦(19.5%)和中国(8.53%)。埃及六家国有棉花企业出口37.3%的长绒棉,其余出口则由另外20家私营棉花企业承担。但近年来,埃棉花在国外市场上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美国政府提供补贴的棉花对埃棉花的冲击最大。
3、埃棉花行业政策情况
埃政府采取的棉花经营体制是在国家对棉花收购价格实行调控的基础上,打破国营垄断局面,向私人企业放开棉花经营。但政府仍保留每年对棉花收购制定最低保护价的政策,并仿效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对部分棉农给予特殊补贴。这样,既运用了市场对价格的调节,又维护了棉农的基本利益,保护了他们的种棉积极性。同时,埃政府还规范了棉花生产的监管机制,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埃农业部长艾哈迈德•莱西2004年7月上任不久就决定设立国家棉花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有关棉花与纤维产品的统一政策,加强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管理,促进国内加工和对外出口。此外,政府对出口棉花强制使用统一商标,并要求棉花种植者必须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来生产,以适应国外客户的需求。目前,埃棉花商标已经在全球28个国家进行了注册。
四、埃纺织服装业的外贸政策
1、埃纺织服装业对外贸易的区位优势
埃国土横跨亚非大陆,北倚地中海,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并经营管理着全球著名的连接亚、欧、美洲的海上通道——苏伊士运河,其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开展经贸合作的极佳市场。同时,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入了诸多国际经贸合作组织和自贸协议,埃是世界贸易组织、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东南非共同市场的重要成员,同欧盟签署了《伙伴国协议》,同环地中海阿拉伯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同美国、以色列共同签署了《合格工业区协议》,并同美国正在进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加之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埃的市场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2、埃纺织服装业的外贸政策
为防止开放政策导致低价引进亚洲布料,危及埃国内纺织工业,埃政府要求海关严格审查,并以非关税措施限制供应商,使其无法生产符合埃及政府要求的布料。根据WTO有关规定,2002年1月埃应取消对成衣进口的限制,但埃政府在2001年底大幅提高进口关税,采取高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手段来保护本国民族工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各成员国于2005年1月1日全面取消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随着WTO允许的保护期的结束和全球纺织服装业进入“自由贸易”时代,埃纺织服装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埃政府采取各种手段对进口纺织品服装设置障碍,贸易保护主义作法十分盛行。这些贸易壁垒并非是针对哪一个特定的国家的,其贸易保护的措施对所有出口到埃及的纺织品和服装基本一样。为了减轻服装工业的负担,支持出口,埃对标志、带子、吊带、拉链、垫肩、纽扣等服装辅料免除进口关税。同时埃及海关对服装贸易实施从量关税政策,以保护埃服装工业在其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征税额度平均高于进口服装成本价格的2倍左右。
五、埃纺织服装业的投资环境
1、埃投资环境概况
埃及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较好。全国基本通电,供应充足;石油天然气较为丰富,能自给自足;工业用水可以得到保证;土地和劳动力相对便宜;金融系统比较开放和完善。目前,埃在投资软环境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投资办事效率、批准注册手续繁冗、乱收费现象较为普遍、解决纠纷成本较高等。另外,埃及文盲率较高,人才缺乏。
2、埃吸引外资的法律、法规
当前,埃及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在谋求共同发展和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方面积极努力,在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方面加大力度。埃政府有关吸引外资的政策只按投资地域不同有所区别,不按行业予以区分。投资法律共两部,分别是《投资鼓励和保障法》(简称8号法)和《经济区法》(简称83号法),还有一些相关经贸合作的配套法律法规,如《进出口法》、《公司法》、《海关法》等。
3、埃纺织服装业的劳动政策
埃劳动法规定,所有埃及工人必须取得工作许可证。在外国公司和代表处工作的埃及人必须获得内政部的批准。在埃工作的外国人必须从劳动部获得批准,工作许可证许可一般为期1年,可以延期。埃纺织或服装企业的工人月工资约110美元,国营企业平均工资为每月160美元。加班费白天为正常工资的25%,夜间为50%,假期要100%支付工人工资。雇员社会保险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
六、我与埃纺织服装贸易情况
2004年中埃双边贸易创历史新高,达到15.77亿美元,增长幅度为44.7%。2005年1-7月中埃双边贸易又出现了新的增长势头,双边贸易额达到11.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28%。据我海关统计,2004年,中埃双边纺织品贸易总额达3.4亿美元,其中我出口3.388亿美元,进口0.012亿美元;2005年上半年,中埃双边纺织品贸易额达1.97亿美元,其中我出口1.96亿美元,进口0.01亿美元。2004年,中埃双边棉花贸易总额达5000万美元,其中我出口4000万美元,进口1000万美元;2005年上半年,中埃双边棉花贸易额达3300万美元,其中我出口1800万美元,进口1500万美元。
七、我在埃纺织服装领域投资情况
截至2005年6月,中国企业和公民在埃及按照8号法注册登记建立的合资、独资企业共计153家,投资额达1.87亿美元,其中自由区11家,投资额0.27亿美元,其他区域142家,投资额9.3亿埃镑(合1.6亿美元)。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主要有:中纺机无纺布项目;尼罗纺织集团公司;白玫瑰针织制衣厂、银河袜业有限公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