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Batson 中国外汇储备保持近一段时间以来连破纪录的势头,在最近3个月中又增加了1,305.9亿美元。不过曾被认为是推高了外汇储备的非正常交易已显露出了减少的迹象。
此外,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表示,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要比原估计的更快,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预估值由最初的10.7%向上修正至11.1%。这一调整使许多经济学家预测,中国会比原预计更快地取代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国家经济体。
根据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周三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由3月末的1.2万亿美元增至1.33万亿美元,使得本已是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更上一层楼。央行的数据凸现出流入中国的资金规模之巨大,以及追踪这些资金的难度日益增加。
由于中国的外贸出口额远高于进口额,而对外投资规模又比外商对华投资少得多,流入的外汇超过流出,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大。实际上,过去3年中国外汇储备约以每个月150至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而今年以来情况有所改变,资金流入的速度猛然间加快:上半年外汇储备月均增幅超过440亿美元。这要比根据官方贸易和投资数据推算出的数字大得多。
而中国央行跟过去一样,没有对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发表评论或是作出解释。
许多经济学家相信,第一季度规模更大的1,357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银行进行大量外汇掉期交易使原来保存在境外的资金流入国内。
中国央行今年5月份也证实,金融机构和企业兑换海外首次公开募股(IPO)募集的资金也造成第一季度外汇储备出现相应的增加。但央行官员从未透露过此类交易造成的外汇储备增加究竟有多少。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有大量资金通过非正式渠道流入中国,用于投资行情火爆的中国股市和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此类资金难以估量,它可能会助长投机泡沫、不利于经济的稳定。
不过第二季度的非正常资金流入相对于第一季度有所减少。在第二季度增加的1,305.9亿美元外汇储备中,662.4亿美元可以归结为商品贸易顺差,约140亿美元是来自外商直接投资。这就还剩下约500亿美元是来自其他渠道,较第一季度的约730亿美元有所减少。经济学家估计,每个季度投资获利和汇率波动产生的外汇储备增量在150至200亿美元之间。
中国央行已积极采取行动防止大量资金流入导致国内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过剩。通过发行债券和推出监管措施,央行将今年以来的M2货币供应量增幅一直控制在17%左右,较上年的增幅基本持平。
不过在贸易顺差连续刷新纪录、以及银行信贷投放高速增长等一系列因素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长如此之快,令政府官员担心可能出现过热。国家统计局周三宣布修正2006年GDP增长数字时表示,调升GDP数字的主要原因是向上修正了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矿产业和建筑业的产值。
这一调整可能不会令中国产业扩张全景出现太大变化,但体现出中国经济是如何快速达到惊人规模的。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梁红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从数据修订结果看,如果按当前美元计算,中国很有可能在年内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