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法律顾问   |   知识产权    |    诉讼仲裁    |   国际贸易    |    外商投资    |   境外投资   |    涉外婚姻    |    投资移民    |    联系我们

申琳昌律师,高级合伙人

上海普若律师事务所

17701602717

attorneys.sh@gmail.com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707号25楼

Shanghai-Attorney

 
跨国投资研究
中国纺织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发布日期:2007-07-07 10:14:33
 

 

王俊华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纺织行业也是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间接就业人数接近一亿。中国纺织业的实际海外依存度为30%,这意味着一旦纺织品出口受挫,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就业形势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由纺织品创造的贸易顺差名列其他商品之首,20多年来,纺织品为中国保持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在纺织品配额解除之后,2005年,中国外贸争端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纺织品贸易领域,最终中欧协议和中美协议的签订仅仅是暂时平息了贸易摩擦,我国纺织出口仍可能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从2006年4月至今,美国、印度、欧盟纷纷对中国纺织品发起反倾销,税率之高、金额之巨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纺织品行业的发展究竟路在何方?

  我国纺织品比较优势分析

  在人们的观念中,比较利益的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各国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对外贸易也一直以此为指导。迄今为止,我国净进口的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净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占出口第一位的纺织、服装明显属于此列。中美、中欧纺织品频繁的贸易摩擦显示,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战略上时,出现了严重问题。中国真正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国内市场,只有中西部及东北等潜在市场不断被开发出来,中国的就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出路。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和欧洲似乎应该放弃在纺织品行业的生产能力,将其让位于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充分发挥后者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既是相对比较优势,也是绝对优势)。但是实际情况是,欧美不但不会放弃本国纺织业反而会对其进行保护。因为如果欧美放弃纺织品行业,这几十万的产业工人将面临下岗和工作转型的挑战,而其培训和迁移成本巨大。此外,美国的纺织品行业可以利用他们的政治力量去游说议员,进而给政府官员施压,要求对中国的纺织品加以限制。

  通过分析可知,如果我们继续增加低附加值的纺织品的出口,可能会引发以下结果:(1)在纺织品领域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发生更加激烈的竞争和贸易摩擦,受到更多的反倾销指控,贸易环境恶化;(2)纺织品企业规模小而分散,专业化水平低,导致整个纺织品产业竞争力低下,进一步降低低附加值纺织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如纺织品虽然在快速发展,但在整个纺织生产、销售过程中,中国企业只赚取不到10%的加工费,许多与品牌、营销等环节相关的市场收益,都被其他国家的企业所分享;(3)纺织品的贸易增长只是在数量上带动了经济增长,却缺少重要的技术和管理效应,产业结构难以升级。

  由此,纺织品出口要想正常健康发展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比较优势,而应尽快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把纺织品的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我国纺织品竞争优势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是否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则在于是否具有非价格竞争和创新力竞争的实力。即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而不一定是本国比较成本低的产品。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从比较优势转向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轨道是必然选择。在当前,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成本、规模和质量等方面:产业链完整、劳动力资源廉价、一些天然纤维的种植生产丰富(如棉花、亚麻、蚕丝等)、投资不断增长、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内社会政治稳定等,其中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构成中国纺织品价格优势的主要源泉。但也应该看到,纺织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其上游产业(包括纤维的生产、自主品牌的创立)和下游产业中的市场营销环节均属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这方面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中国的竞争优势仅限于下游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环节。在纺织品业高附加值方面的欠缺部分的抵消了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上的优势,使得我国的纺织产品只能靠价格优势占领低端市场,获得微薄的利润。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

  我国提高纺织品的竞争优势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研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策略和营销策略,使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构筑我国纺织品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竞争优势的确立、技术创新以及政府扶持等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集团化战略构建企业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在技术和人才上互相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是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种地理上的相对集中虽然加剧了彼此间的竞争,却缩短了各个企业之间沟通的渠道,能够快速的相互借鉴学习,不断进行观念交流和技术创新,这就是好莱坞、硅谷、中关村的成功秘诀。我国纺织品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产业群聚的方式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集团化战略,我国可以从纺织业的产业链长且联系紧密的特点出发,加快中小企业联合、兼并重组进程,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规模竞争优势,建立多元化、国际化的企业集团。但是纺织业的集团化战略并非培养垄断消除竞争,而是提高竞争的效率和水平。企业集团的形成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遭淘汰是必然的,但集团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同时,中小企业将在与企业集团的分工协作中获得新的市场机会,这将有利于纺织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也推动我国纺织业更好地与世界经济接轨。

  其次,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我国纺织业向高新技术发展。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纺织品才是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对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创新的同时,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逐步掌握原创性技术和科技成果并最终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这只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挥市场的力量,激烈的国内竞争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服务,使得企业有了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的压力。将新技术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这是创造纺织品竞争优势的关键。

  第三,延伸产业链,培育我国纺织业的品牌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纺织业没有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名牌,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很大,其中多数为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牌加工,纺织服装出口中自有品牌的占有率甚至不超过10%。事实上,品牌和销售才是纺织品利润中的大头,而这恰恰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有实力的大企业一方面可以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海外投资设厂,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全球供应链;另一方面培育自有品牌,学习国外企业营销策略和经验,获得品牌和销售环节的利润。目前鄂尔多斯集团、兆君山羊绒集团等都在国外注册了品牌,通过在国外建立市场拉动国内生产。红豆集团也决定加快企业境外办厂的步伐,大力开发非配额产品和非配额地区,提高自身品牌。

  第四,政府及时调整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要提高,政府可以发挥如下作用:在理顺与主要纺织品消费国贸易关系的同时,鼓励企业开拓其他海外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便利;完善纺织业的技术法规,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颁布各类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技术性标准,用市场化手段来设立出口门槛,以此限制低端的加工贸易无序发展;适当调整与出口相关的税率政策,减少对低档纺织品出口的政策刺激作用;设立纺织业投资准入条件,对于利用淘汰设备投资生产的行为要立法惩处,彻底淘汰劣质生产力,形成规模和强势纺织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开拓国际市场的代价高昂,同时很可能把国内市场拱手相让。为此,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还必须高度重视国内市场,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实施国内外市场并重的战略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实现竞争优势和企业优势的转变是我国纺织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来源:《WTO经济导刊》2006.9总第40期]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国际合作 |  收费标准 |    期刊订阅 | 交换链接
版权所有:上海涉外律师网 技术支持:扬州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