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国政府严控铁矿石出口的同时,国际钢铁巨头们也巨资参股或购买高储量铁矿。业内人士担心,一直依赖铁矿石进口并受困于铁矿石不断涨价的中国钢铁企业,未来更大的困境可能是花高价也买不到铁矿石。
新一轮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将于年底荡起硝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经确定,2008年依然由宝钢集团代表中国钢铁业进行谈判。
当“钢铁第一大国”在为“矿钢博弈”而积极备战的时候,国际上却显现“矿钢融合”的迹象。
7月19日,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阿赛洛米塔尔公司(Arcelor Mittal,2006年由印度米塔尔集团购并法国、西班牙、卢森堡三国合资的阿塞洛集团后成立)公开表示,将在塞内加尔耗资约17亿欧元,拟开发法莱梅地区铁矿,储量估计高达7.5亿吨,计划2011年投产,全面达产2500万吨/年。
就在同一个星期内,在新德里召开的印度钢铁部会议协商委员会议上,印度国家钢铁部官员表示,一旦国内的需求能够满足,印度将只允许过剩铁矿石的出口。发言人称,此项问题已经关系到印度钢铁行业的增长。
不仅国际钢铁巨头纷纷投资铁矿山,逐步兼具矿企身份,而且巴西、印度等铁矿大国也纷纷出台限制铁矿石出口的措施,并计划大力发展本国的钢铁产业,使本国矿业巨头兼具备钢企身份。
全球钢铁业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矿”与“钢”深度联合,建立“矿钢一体化”产业模式,打造集铁矿石资源勘探、开发、运输、造块、钢铁冶金、钢材延伸加工为一体的“矿钢企业”。
铁矿石大国有了“戒心”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2006年8月,印度钢铁联盟主席致信给总理辛格指出,如果鼓励铁矿石出口,封杀钢铁出口,会使印度的竞争力转移给中国、韩国和日本,将使印度回到从前的殖民地经济,完全变成资源供应国和制成品进口国。
今年年初,澳大利亚矿业企业EWLPP公司开始研究投资570亿澳元建立钢铁厂,计划规模达到4400万吨,包括3000公里的铁路和12座高炉,尝试邀请全球主要钢铁厂参与。
4月,继征收铁矿石出口税之后,印度钢铁业代表又提出将每年铁矿石出口量限制在9000万吨以内的要求,并建议政府逐步减少出口量,以保存国内钢铁生产的原材料。据统计,今年1-5月份印度钢铁产量达到1740万吨,增长16.67%。
5月,巴西总统卢拉在出席全国钢铁工业会议时表示,巴西不能坐视中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不能眼睁睁看着淡水河谷公司(巴西矿业企业,世界第一大铁矿石出口商)将铁矿石装满货船”,应该加大投资新建钢铁厂,对外出口更多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6月, 巴西钢铁联合会主席路易斯文森特在圣保罗表示,未来3年内巴西将对钢铁业投入289亿美元的资金,争取在3到5年内将把钢铁产量从目前的每年3090万吨提高到6600万吨。他认为,巴西只有快速提高钢铁的产量,才能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据他预测,今年巴西钢铁产量将有望达到3700万吨,增长19.7%。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在铁矿石生产大国,已经出现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一旦这种忧患意识逐步变成国家政策,中国钢企必然面临更加强烈的铁矿石危机。今年的“印度征税风波”就是先例。
可以设想,10年或20年或30年或50年之后,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高品位铁矿石生产国变成了钢铁产业大国,其铁矿石不再出口,或微量出口。那么,依赖国际高品位铁矿石的中国钢铁企业届时将是何种处境?世界铁矿石供应体系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世界钢铁业又将出现什么样的格局?
钢铁大国的“资源竞赛”
一些钢铁产业大国,正在加紧自己的资源储备步伐。
日本钢铁企业早就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股了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乃至印度的铁矿,韩国钢铁企业也雄心勃勃进军国际铁矿石资源。
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铁矿中,8家有日本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其余16家铁矿也都有日资参股。日本新日铁、三井、住友控制罗布河公司43%的股份;三井财团在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及加拿大等国拥有铁矿石资源4087万吨/年;JFE与必和必拓的铁矿合资公司西澳皮尔巴拉地区扬迪矿开发W-4矿床,按其协议,每年将向JFE发运矿石1600万吨,期限长达11年。
韩国钢铁企业也在雄心勃勃进军国际铁矿石资源,今年在海外资源开发投资达31美元,比前几年有明显的提高。2003-2005年韩国企业的国外资源开发投资为6.7亿美元、7.8亿美元和9.2亿美元。投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亚和东南亚,如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尼和越南等。
矿业巨头抢占中国焦炭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是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之一,也是中国铁矿石进口主要供应商之一。但是,今年5月,力拓集团北京代表处相关负责人突然宣布,一项被称为HLSMELT的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经过该集团20余年投入10亿美元的研发,目前已进入试验生产阶段。据称,一旦这项技术被证明是可靠和成熟的,将是“对人类炼铁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业内专家认为,作为一家传统的矿山企业,力拓集团在此时突然抛出这一技术,“除了抓住中国政府渴望节能减排的迫切心情以外,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在中国市场上留一条后路。”
无独有偶,淡水河谷与中国兖矿集团、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建立的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在2006年上半年投入运营。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焦化企业,年产200万吨优质焦炭和20万吨甲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投资2660万美元,并拥有该公司25%的股份以及产品在巴西国内的独家经销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钢铁最重要的两大原料无非是铁矿石和焦炭。因此,铁矿石巨头最终的图谋就是通过上游原料的控制和钢铁新技术的探索,增强对钢铁产业链交易的话语权,打造一个新的利益分配格局。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淡水河谷、力拓等铁矿石巨头很有可能由“铁矿石谈判对手”转变成为“全方位原料供应者”,再变成“产业链布局竞争对手”。而对于中国钢铁而言,这将是走向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劲阻力。
意在“围堵中国”?
全球范围内的“矿钢一体化”热潮,与我国钢铁产业的迅速壮大不无关系。
今年6月份,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会晤后表示,受中国钢铁业巨额投资及产能过剩冲击,欧洲正面临价格严重失真及市场不稳定局面,并表示,欧盟可能会考虑采取必要措施。
7月30日,就在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等正启程参加中美第三次钢铁业对话(Steel Dialogue)之前,美国几家钢铁产业组织率先发难,指责中国钢铁生产商近年来的大规模扩张和出口增加,源于政府提供了超过3930亿元的巨额补贴。
8月2日,全球最大的钢厂安赛乐米塔尔管理委员会成员沃思在电话会议上向媒体表示,将支持欧盟采取行动遏制低价的中国钢铁涌入欧洲。
这一切只缘于中国钢铁产品增长迅猛的出口量。2006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共出口钢材4301万吨,同比增长110%。今年以来钢铁出口继续飞速增长,上半年出口钢材3379万吨,同比增长97.7%。其中,4月份达到716万吨的历史最高。出口激增已经引发了新的问题:近期,大量低价钢材的出口引发与美国和欧盟的钢铁贸易摩擦,2006年共有11个国家采取了27项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对我国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国际市场对中国钢材的抵制情绪正在蔓延。
从短期来看,“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是抵制中国钢材的重要手段。从长期来看,国外媒体认为,“整合产业链”才是与中国钢铁竞争的长远之道,因此,包括安赛乐米塔尔在内的钢铁巨头试图加速资源控制,从产业链上游阻击中国钢铁业的资源和市场扩张。
“矿钢一体化”将加剧钢铁资源争夺战
可以预见,一个“矿钢一体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随着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等地区钢铁产业的兴起,未来几年将出现一批跨区域的全球性收购。这些国家的钢铁企业坐拥资源优势,可将生产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更愿意将自己发展成集合“铁矿——钢铁”一体化运行的“矿钢巨头”,控制世界“铁”金属的采集、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主流利润空间。
另外,凭借资源根基,他们更加渴望在欧美等成熟市场的高附加值下游产业中提高自身影响力,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按照巴西钢铁工业5年规划,到2010年,巴西钢铁产量将达到7200万吨,在2006年基础上翻一番。巴西钢铁生产成本低,原料丰富,产量大。中国产品更容易冲击南美其他国家,对此,为巴西提供了加速发展、进军和覆盖南美的机会。
按照印度的计划,因中印双边贸易以及与日、韩的铁矿石长期供应合约,无法立即禁止铁矿石出口,但是,政府已经承诺,在第11次计划结束前(2012年),印度将由铁矿石出口国变为钢铁出口国,印度届时将生产1亿公吨的钢铁。
据媒体报道,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国际钢铁企业发展将发生一些重要变化:首先,大部分钢铁生产将在矿石和能源价格较低廉的地区进行,如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等国家。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欧美及日本)的粗钢产量将减少15%—20%,取而代之的是进口半成品钢材;俄罗斯、巴西、中国、印度以及中东地区的钢产量将会增加。其次,部分钢铁生产将转移到钢需求增长的国家。此外,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的钢厂将继续收购欧美地区部分或全部生产设备来扩大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在半成品和原材料方面的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矿钢一体化”模式不仅是因为企业之间竞争和博弈的取向,更将变成国家在争夺钢铁资源和市场方面的政策行为,必然深层次影响世界钢铁工业格局。
(资料)钢铁巨头为何追逐“矿钢一体化”
“矿钢一体化”模式是在传统钢铁联合企业的基础上,以资源的充分占有为第一前提,建立系统化工业体系,旨在建立一个集采矿、选矿、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及深加工为一体的“矿钢企业”,是对铁金属的系统化生产;行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冶金业,而是以“矿产业——冶金业——加工业”为主,包含运输、贸易、能源等在内的联合产业群。
“矿钢企业”将带上更加浓重的“资源性”,形成以“铁元素”为主线的完整产业链条。“矿钢企业”将立足产业链大整合,以资源储备、矿钢联姻等方式,构建以资源为保障、以资源开发和钢铁冶金为主体、以钢铁延伸为前沿的新的产业架构。
“矿钢一体化”时代是一个钢铁产业追求以资源为根基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众多“矿钢企业”并存、相互竞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矿”与“钢”的矛盾不再突出,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主要体现在抢夺全球铁矿石资源和钢材市场上。由于偏重于投资紧缺的矿产资源和金属元素的高效利用,行业和企业都将表现出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从2003年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暴涨,钢铁业承受了巨大的原料成本压力。为此,世界各国普遍开始注重钢铁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链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据有能源、原料优势的印度钢铁巨头米塔尔对拥有先进技术的欧洲钢铁集团阿塞洛的兼并启发了业内的探索者。米塔尔-阿塞洛两强联合的优势远不止资产总额与排名上的堆砌,其真正的优势在于产业链方面超强的互补性。两者合并之后,可实现从粗钢到高品质特钢的产品线一体化;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销售市场的一体化;从南美到亚洲印度世界范围内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供给的一体化。专家认为,这些“一体化”所建立的优势恐怕是中国钢铁行业在短期内所无法企及的。
配文
“矿钢分离”时代将终结
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激烈的较量之后必然是深度的联合。任何利益的博弈要么以一方的消亡为结局,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以双方握手言和为结局。利益博弈的内耗迫使产业主体必须寻求共赢和自救。
过去十多年里,世界钢铁产业和铁矿石产业就是在利益对立而产业攸关的状态下矛盾生存着。2001年以前,国际铁矿石市场持续了近10年的低迷期,铁矿石供应企业因此被压制着发展;从2003年开始,铁矿石身价飙升,进入卖方市场,铁矿石巨头夺得了定价权;2003年底,国内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宝钢开始参与国际定价谈判,但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接受了新日铁公司的谈判结果:价格涨幅18.6%;2005年,中国钢铁企业正式走上谈判前台,谈判结果涨价71.5%;2006年谈判艰苦磨合了7个月,最终还是涨价19%;2007年,中国钢铁企业达成首发价格,仍然上涨9.5%。作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消费者,中国钢铁企业为这种博弈付出了惨重代价,2006年多支出原料成本120多亿元。世界钢铁企业同样为此承受着原料成本压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矿与钢无法实现“共赢”的尴尬局面迫使双方企业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模式。
对于矿业企业来说,由于手握资源,希望继续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更不甘心只作地球资源的开挖者和贩卖者,希望能够凭借资源优势(4259.407,67.81,1.62%),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瓜分钢铁产业链上的雄厚利润。
对于国际钢铁企业来说,必须寻求利益联合,建立利益联盟,使自己在“矿钢博弈”中获得更大话语权。但是,丧失资源意味着丧失底气。钢铁企业不甘于长期受制于铁矿石供应商,希望寻求对资源的控制权,直接从事铁矿石的探、占、采、选业务,或者拥有矿山股份,建立“矿钢一体化”产业模式,使自己成为铁矿石供应与消费的双赢者。
无论是铁矿石主体进军钢铁业,还是钢铁主体进军铁矿业,都可以预见,“矿”与“钢”的深度联姻即将开始,“矿钢分离,矿业改制”时代很可能宣告终结。 (信息来源:驻玻利维亚经商参处子站)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