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08:33:27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孙闻)“人走出去了,钱投进去了,不算真正的‘走出去’。只有植根当地,站稳了,才算真正‘走出去’。”谈到中国中钢集团近年来实施“走出去”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理念时,集团总裁黄天文如是说。
二十年来,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钢集团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实力,提高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全球运作水平。黄天文说:“这一切均得益于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与投资所在国政府和项目所在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创并维持了双边互利,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出门第一课:入境问俗
目前中钢集团已在海外设立了21家子公司和2个代表处,海外业务辐射大洋洲、非洲、欧洲、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国际化运营体系。中钢的海外机构每到一地所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铺开摊子抓业务、抢市场,而是踏踏实实地研究机构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风俗。
中钢人把这门“走出去”之后的首要功课叫做“入境问俗”。
黄天文说:“入境问俗不同于入乡随俗,它体现的是我们的海外机构在开展业务之前主动学习所在地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习俗,学懂了再干,而不是边干边学,遇到问题再补课。”
以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投资的中钢澳大利亚矿业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企业成立于2005年,并于同年10月与澳大利亚中西部铁矿公司组建中钢-中西部铁矿公司合资管理公司,共同开发位于澳大利亚西澳州中西部地区的午尔得矿区赤铁矿和库连努卡磁铁矿项目。这两个矿区的铁矿总储量达10亿吨,品位超过60%,均为开采条件极为便利的露天矿。用公司总经理程思俊的话说,“抓头一下去,就能见效益”。面对这唾手可得的效益,中钢澳矿公司并不急于开工,原因就是两个矿区均位于土著文化遗产申请区,矿区内还有大量珍稀动植物资源。中钢澳矿公司针对这些情况规范了公司结构,目前公司里最大的两个部门分别是由12名当地水文、气候、植被和野生动物专家组成的环境评估组和由6名土著长老组成的文化遗产保护组。
为了确保环保工作万无一失,公司在矿区的办公地至今仍使用两年前搭起的三排简易房。而一年前矿区经历的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几乎将这三排简易房冲垮。目前矿区日常用水也一直在利用积存的雨水,为的就是减少对地下水的破坏。程思俊说:“矿区永久性的办公用房和取水设施要等到环境评估组拿出整体环境规划方案才能开工建设。”
记者在午尔得矿区采访时,文化遗产保护组的几位土著长老一直在向记者介绍他们的祖先留在一个洞穴中的壁画。当记者在长老们的带领下步行一个多小时山路到达洞穴时,却发现所谓的壁画不过是三个用铁矿粉印在石壁上的红手印。
看到记者有些失望,程思俊说:“当地土著人把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让给我们开发矿产,我们必须把他们的文化遗产当作自家的宝贝来珍惜,这是责任,更是本分。”
“中钢跟我们就是一家人”
从南非、澳大利亚到印度一路走来,记者发现,中钢的海外机构无论与投资所在国采取何种合作方式,也不管合作程度有多深,都把自己视为当地社区的一分子,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发展做贡献。
6月27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南非北部林波波省的中钢南非铬矿公司采访。附近布加斯夫特村的村民听说矿上来了中国记者,自发组织了一个代表团赶到矿区表达对记者的欢迎,诉说他们对中钢南非铬矿公司的感激。
带队的马普托高级中学校长恰巴·鲁卡斯先生一把拉住记者,席地而坐,滔滔不绝地夸起了中钢。“中钢人一到这里,就到我们村子走访,说‘我们是邻居,要互相帮助’。”说到这里,鲁卡斯校长特意用汉语说了一句“远亲不如近邻”。
鲁卡斯校长介绍,中钢到这里投资后,首先解决的就是当地社区的就业问题,目前布加斯夫特村有700余人在矿区工作;中钢正在为当地社区建一座铬铁回收厂,建成后将使社区每年获益100万兰特(约13万美元);矿区还定期聘请医疗专家到社区走访,向居民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检测,发放药物,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在鲁卡斯校长带领下,记者走进了马普托高级中学。学校只有四排红砖砌成的平房,总共十几间教室。校园里十几名工人正在组装中钢不久前向学校捐赠的200套课桌椅。“2005年中钢人为我们打了一眼机井,修建了一个厕所。这可帮了我们大忙,过去我们打水、上厕所都要去5公里以外的村子。”鲁卡斯校长介绍说,“从2005年开始,中钢每年都从大城市聘请优秀教师到这里讲课,这使我们的升学率从14%提高到了65%。今年中钢还要为我们建一座办公楼,届时腾出的教室至少可以扩招200名学生。”
“中钢给予我们的这些帮助已经远远超过了邻居所能给予的,中钢跟我们就是一家人。”鲁卡斯校长深情地说。
记者每到一地都能感受到中钢人与当地社区结下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在前往中钢澳大利亚公司与澳大利亚哈默斯利铁矿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恰那铁矿采访时,途经一个名叫帕拉布杜的小镇,小镇的中央大街名叫友谊巷,是澳大利亚唯一以中文名称标志的街道,而这一名字正是为了纪念中钢集团与澳大利亚长达20年的成功合作。 友谊巷向东一直通往西澳州广袤的原野,一眼望不到尽头……
坚持双边互利,力求多方共赢
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开发海外矿产资源的国有大型企业之一,20年来中钢集团为我国在海外建立起了安全、稳定、可靠的资源供应体系。这些都源自于中钢集团在跨出国门之前就确立的“合作、友谊、双赢、发展”的理念。
恰那铁矿自1990年投产至今,中钢澳大利亚公司每年向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西澳州政府上缴的各类税金达到9250万澳元。
西澳州政府工业和资源部副部长史密斯介绍,2006年澳大利亚GDP增长不到4%,而西澳州GDP增长达到了10%以上,今年6月到7月更是达到了14%,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州,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钢这样的优秀中国企业对西澳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史密斯说:“经常有人问我‘西澳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头还能持续多久’,我的回答是‘中国的繁荣能持续多久,西澳州经济的繁荣就有多久’。”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称赞“恰那铁矿为中澳两国其他重大项目的合作提供了范例”。
南非、印度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中钢集团在与两个国家的合作中,更加注重以合作项目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能力升级和平衡双边贸易。
中钢印度公司与印方的合作就是从印方获益开始的。2005年公司成立至今所经营的矿石采购项目所购买的就是印度曼多维河沿岸堆弃不用的铁矿粉。由于印度炼铁厂尚不具备冶炼粉矿的能力,大量粉矿只能堆弃在河岸,任由雨水冲入河流,严重污染环境。中钢印度公司的采购项目不仅帮助印度消化了废弃资源,减轻了环境负担,还扩大了印度对华出口,促进了中印进出口贸易的平衡。
中钢南非铬业公司通过在当地投资建厂,已形成年产12万吨铬铁的生产能力,提升了南非铬矿出口的附加值。与此同时,中钢南非铬业公司在采购上向当地公司倾斜,对当地公司的采购额控制在总采购额的35%左右,大大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在当地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中钢集团敏锐地洞察到国际矿产资源市场需求趋紧,以及国际舆论的细微变化,注重市场化动作,其海外公司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注意扩展全球市场。以中钢南非铬业公司为例,2006年公司生产的铬铁有70%销往美国、韩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多方共赢,为公司长远发展开拓了市场空间,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国驻南非大使钟建华在评价中钢集团在南非的发展时指出:“中钢集团在与南非的合作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国有企业的商业信誉、政治品格和社会责任。”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