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投资研究

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对“走出去”的启示

1970-01-01 08:33:27

 

[作 者:寇鲁林]

  国际直接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选择,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方向,有利于我们调整对策,掌握“走出去”发展的主动权。

  
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

  
当前,跨国公司把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重组、精干主业、分离主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的重要目标,在业务重组、管理变革和积极发展战略联盟等方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

  
1.跨国公司的业务重组

  跨国公司的业务重组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方兴未艾。近年来,世界排名前列的跨国制药公司大都进行了不同规模的联合、兼并、重组。葛兰素与史必成、辉瑞与华纳兰博特、赫斯特与罗纳、阿斯特拉与捷利康等超大规模的跨国制药公司在重组中实现了优势互补,突出了主业,强化了核心竞争力,在世界医药市场的分割中处于更加优势的地位。美国的大型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突出,其管理经验和技术先进,其多元化的经营主要体现在依托主业而开展的经营。

  2.跨国公司的产业调整

  跨国公司产业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从一般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硬件产品转向软件产品和系统产品(解决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用电器公司(GE)率先进行产业调整,公司经营重心转向服务业。GE目前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制造、广播、金融服务和其他生产服务等四大领域。1999年公司3/4的收入来自金融、信息和产品售后服务。在GE公司之后,一些美国企业和欧、日跨国公司也相继进行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调整的基本方向就是转向附加值更高的高科技领域、服务领域,或者集中于生产制造的上游环节,专注于搞产品与技术研发和核心产品的制造。例如,德国的三大化工企业之一-赫斯特公司,它卖掉了盈利能力较低的化工产业,然后与罗纳公司合并,集中发展生命科学产业。

  3.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盟与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战略联盟己演变成为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战略联盟形式也逐步从以国内联盟为主转向以国际联盟为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建立国际联盟作为它们长期占领或开拓国际市场、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提高国际环境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仅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与欧洲公司建立的国际战略联盟就有2000多个;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与新兴工业化国家企业之间建立的国际战略联盟更是不胜枚举,例如,荷兰飞利浦公司自1985年以来已在我国建立了40家合资企业。

  4.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的变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变化越来越快,这要求企业必须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跨国公司管理变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减少组织层级、精简人员、贴近顾客,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特征的企业文化,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对“走出去”战略的启示

  1.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各国政府竞相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贸易和投资壁垒大幅削减,全球和区域范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在国际范围内转移资源、扩张经营、全面开发市场已经非常便利。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各国纷纷放宽投资限制,改善了吸收跨国直接投资的政策环境。在2001年,71个国家共变更了涉及FDI的法律法规208项,其中194项是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亚太地区占了43%)。另据《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在2002年70个国家所进行的248项改革中,有236项是有利于FDI的。亚洲是实行自由化最快的东道地区之一。越来越的国家,包括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不仅把目光停留在对外资开放的水平上,而是采取了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目标定位和促进战略。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投资促进机构正在运用更多的资源来寻求新的投资者,并为现有的投资者提供越来越周到的服务。因此,当前整个国际投资环境是趋向利好的,特别是随着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欢迎中国去投资,对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这一形势已经同原来对中国的“排斥”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应当抓住机遇扩大境外投资,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特别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更应通过扩大投资进入当地市场,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需要的资源。

  2.“走出去”的产业层次亟待提高

  《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世界最大的25家跨国公司(按海外资产排序)主要集中在电信、石油化工和汽车行业,我国在这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通过对近年来世界投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在服务业方面的竞争力是非常明显的。在吸收外资方面,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发展中国家则集中在制造业部门;在对外投资方面,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据相当的比重,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低,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中国金融服务业、电信服务业以及运输服务业任重而道远。

  3.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通过对近年来的世界投资发展进行分析,我们深深感受到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全球化生产的影响非常巨大。中国要参与全球化生产的分工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中掌握主动权,就需要加快培育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将有力地催生中国的跨国公司,加速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壮大。目前,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数量太少,进入世界500强的只有几家,而且总体实力也不够强。《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在向海外输出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FDI作用依然比贸易大:2002年跨国公司在全球的销售额达18万亿美元,而全球的出口总额为8万亿美元。因此,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增强对外投资能力,对于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源,扩大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国资高委在培育中国跨国公司过程中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并购中土集团以及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并购中国海外工程公司就是工程承包领域的大运作。

  4.企业自身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经济全球化时代,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商品、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动。市场的国际化导致竞争的国际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经营环境的应变能力。这也同样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兼并浪潮仍然席卷欧美,与70年代的兼并不同,这次兼并主要是基于公司的长远的全球的经营战略考虑,目的主要在于扩大规模,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优势互补;通过跨行业、产业的混合兼并,降低经营风险,避开贸易壁垒,开拓全球市场。战略调整是跨国公司购并的基本原因,而企业购并则进一步推动了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和资产重组,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增加了跨国公司的力量,扩大了他们占有市场的份额,使得国际贸易格局更加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因此,“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要不断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通过兼并、重组等提高核心竞争力。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并购IBM使联想在个人电脑市场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双方业务互补性强,联想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家喻户晓的品牌、极高的市场占有率,而IBM具有全球PC的销售网络。联想在PC营销、服务上面具有独到的经验,而IBM在商用领域向来有高品质、高服务的声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完美匹配,使新联想有协同效益,更具有竞争力,将使新联想获得世界级的产业规模。

商务部 研究院 《国际经济合作》 2005年 第1期